關鍵詞 | 盤錦食品添加劑,庫存積壓食品添加劑,黑龍江二手食品添加劑,二手食品添加劑 | 面向地區 | 全國 |
由于L-蘋果酸屬于發酵生產的產品,安全性能有保障,因此,國際市場上需求量快速增加,2010年到2013年以來需求量保持在年均10%左右的高速度。2013年世界蘋果酸主要生產國有美國、加拿大、日本等,世界總產量每年約為10萬噸,其中L-蘋果酸產量每年約為4萬噸,而世界市場潛在需求量達到每年6萬噸,可見市場發展空間之大。其中日本是世界主要的L-蘋果酸生產國與出口國。
有的設計是使用真空蒸發罐,先將牛奶濃縮成餅狀,然后再干燥制粉;有的設計則是將經過初步濃縮后的牛奶攤在加熱的滾筒上,剝下烙成的薄奶膜再制粉等等。但好的奶粉制作方法是美國人帕西于1877年發明的噴霧法。這種方法是先將牛奶真空濃縮至原體積的1/4,成為濃縮乳,然后以霧狀噴到有熱空氣的干燥室里,脫水后制成粉,再快速冷卻過篩,即可包裝為成品了。這一方法至今仍被沿用。它的誕生推動了奶粉制造業在20世紀初的大發展。
采用濕法生產工藝,新鮮奶源進入工廠,首先通過各種嚴苛的質量檢驗,并進行殺菌等各種處理工藝后,以小時為控制單位,直接以全密封管道的形式流入奶粉制作流水線,進行生產準備。完全以液態形態進行配方調配后,各配方組成成分充分融合,配比,再以新鮮的配方奶液直接噴霧制粉,制粉后更易吸收。全新的液態工藝,大限度降低了原料營養物質的熱損耗,確保終產品營養成分更接近天然,更容易被腸道消化和吸收。
食用香料在食用香精中所占比例很小,但需進行一定的安全、衛生評價,符合有關衛生法規的要求后方可使用。食用香精品種很多,按劑型分為固體和液體。固體香精有微膠囊香精等。液體香精又可分為水溶性香精、油溶性香精和乳化香精3類。此外,也可按香型和用途分類。
微膠囊香精是將香料與包裹劑(如改性淀粉等)通過乳化、噴霧干燥制成,有防止氧化和揮發損失的特點,主要用于固體飲料、調味料等的加香。水溶性香精是用蒸餾水或乙醇等作稀釋劑與食用香料調合而成,主要用于軟飲料等的加香。油溶性香精則是用大豆油,調和油,葵花籽油等與食用香料調合所得,主要用于糖果、餅干等的加香。乳化香精是由食用香料、食用油、比重調節劑、抗氧化劑、防腐劑等組成的油相和由乳化劑、著色劑、防腐劑、增稠劑、酸味劑和蒸餾水等組成的水相,經乳化、高壓均質制成,主要用于軟飲料和冷飲品等的加香、增味、著色或使之混濁。
食用香料是發展食用香精的基礎,其發展的趨向于天然香料和(或)仿同天然香料。國內外相繼合成一大批新的含氮、含硫和含氧雜環類的食用香料,如吡嗪、噻吩和呋喃類化合物等,并進一步配制成不同香精,用于各種方便食品、人造食品如人造牛肉、豬肉、雞肉和海味類食品等,促進了食品工業的發展。
食用香精是參照天然食品的香味,采用天然和天然等同香料、合成香料經精心調配而成具有天然風味的各種香型的香精。包括水果類水質和油質、奶類、家禽類、肉類、蔬菜類、堅果類、蜜餞類、乳化類以及酒類等各種香精,適用于飲料、餅干、糕點、冷凍食品、糖果、調味料、乳制品、罐頭、酒等食品中。食用香精的劑型有液體、粉末、微膠囊、漿狀等。
天然檸檬酸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天然的檸檬酸存在于植物如檸檬、柑橘、菠蘿等果實和動物的骨骼、肌肉、血液中。人工合成的檸檬酸是用砂糖、糖蜜、淀粉、葡萄等含糖物質發酵而制得的。
很多種水果和蔬菜,尤其是柑橘屬的水果中都含有較多的檸檬酸,特別是檸檬和青檸——它們含有大量檸檬酸,在干燥之后,含量可達8%(在果汁中的含量大約為)。在柑橘屬水果中,檸檬酸的含量介于橙和葡萄的L和檸檬和青檸的0.3L之間。這個含量隨著不同的栽培種和植物的生長情況而有所變化。
人們往往認為天然的食品添加劑比人工化學合成的安全,實際許多天然產品的毒性根據檢測手段,檢測的內容所限,尚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而且,就已檢測出的結果比較,天然食品添加劑并不比合成的毒性小。
在衛生部出臺的《關于進一步規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以下天然的原料禁用:八角蓮、土青木春、山莨菪、川鳥、廣防已、馬桑葉、長春花、石蒜、朱砂、紅豆杉、紅茴香、洋地黃、蟾酥等59種。因此綠色加工食品的生產中,生產廠在使用天然食品添加劑時一定要掌握合理的用量。天然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效果在許多方面不如人工化學合成添加劑,使用技術也需求很高的水平,所以在使用中要仔細研究、掌握天然食品添加劑的應用工藝條件,不得為達到某種效果而超標加入。雖然綠色食品的附加值較高,但仍然需要控制產品成本,因為天然添加劑的價格一般較高,這就要求綠色食品的生產廠家提高自身的研發能力,科學使用天然食品添加劑的復配技術可以減少添加劑使用量和更新產品,食品添加劑的復 配可使各種添加劑之間產生增效的作用,在食品行業中稱為“協同效應”,“協同”的結果已不是相加,大多數情況中可以產生“相乘”結果,可以顯著減少食品中食品添加劑的使用量,降低成本,中國對于復配型食品添加劑的管理法規可能有重大調整,各綠色食品的加工企業不妨相應地進行生產工藝技術的,使綠色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提高功效。
食品添加劑是食品工業中研發活躍,發展、提高快的內容之一,許多食品添加劑在純度,使用功效方面提高很快,例如酶制劑,許多產品的活力、使用功效等年年甚至每季度都有新的進展。所以綠色食品的加工企業應時刻注意食品添加劑行業發展的新動向,不斷提高產品加工中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水平。
2006年1-12月,中國全部食品及飼料添加劑制造企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53,067,162千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長36.68%;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50,220,753千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長38.01%;實現累計利潤總額3,095,125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5.43%。截至2006年12月底,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單位數579家。
2007年1-5月,中國全部食品及飼料添加劑制造企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26,468,011千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長34.79%;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25,413,141千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長33.57%;實現累計利潤總額1,666,633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2.25%。截至2007年5月底,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單位數623家。
中國食品及飼料添加劑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產品品種少、數量少,資金不足、技術落后,缺少創新、仿制為主,標準缺陷形成監管漏洞和誤區、添加劑安全問題嚴重等;解決以上問題政府應制定行業標準,建立食品添加劑安全標識與追溯制度;企業應注意添加劑的安全問題,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行業向規?;较虬l展,實現規模效益,積極進行技術的改革和產品創新等。
專項整治工作得以扎實推進。全國農業、工商、質檢、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共出動執法人員352.5萬余人次,檢查相關生產經營單位669.3萬余戶次,取締、關閉各類違規違法企業5000余家,行政處罰立案1.8萬余起,移送司法機關435起,進一步規范了生產經營行為,震懾了違法犯罪分子,增強了廣大消費者食品安全信心。
全國破獲一批非法添加案件。公安部加大案件督辦力度,組織開展了問題乳粉、“瘦肉精”、塑化劑等破案攻堅戰。截至目前,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食品非法添加案件12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000余名,取得重大成果。其中,在“瘦肉精”破案會戰中,各地共偵破案件120起,抓獲涉案人員980多名,查獲大批“瘦肉精”成品;廣東偵辦的5起塑化劑案件全部偵破,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沈陽公安機關組織打掉多處“問題豆芽”黑窩點,查獲“問題豆芽”40余噸,刑事拘留非法加工人員12名。相關地方人民法院相繼公開審理宣判了一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一批犯罪分子被繩之以法。
監測和抽檢力度不斷加大。農業部門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和普查,實施了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瘦肉精”、水產品和生鮮乳等6項監控計劃,已基本覆蓋主要產區、銷區和大宗農產品品種。衛生部充實完善了2011年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加強對非法添加物和易濫用食品添加劑的監測。工商部門強化抽樣檢驗與快速檢測的結合,利用現有快速檢測設施設備加大對工業染色劑、“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物的檢測,抽樣檢驗食品和食品添加劑樣本31711組。質檢部門進一步加大食品生產風險監測,提高抽檢頻次,擴大抽檢范圍。截至目前,共對乳制品等42456個食品樣品進行了風險監測;共抽檢53804家食品生產企業的93993個樣品,抽檢2332家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8078批次樣品。食品藥品監管局將自制火鍋底料、自制飲料和自制調味料列為國家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必檢品種,進一步加大抽檢力度。北京市完善風險監測體系,已設立3000個風險監測點,覆蓋了各個環節共250余種非法添加物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